2016-12-24

騰龍老鏡「小小龍」 80-210 Model 03A (2016-12-24)

今入手一管長焦距變焦鏡頭,騰龍(Tamron)的 3.8-4/80-210,起因是為了 Adaptall Pentax K 接環。加上已經賣掉的泰成光學[1] 5.9/200,共(曾)有三管騰龍鏡頭,都是手動鏡頭。附的接環也是手動曝光版,並非具有電子接點的 PK-A,故即使有著「AE」檔,在數位相機上毫無用處。

器材照拍不好,略去也成。網路上多得是,或者可以參考吉米言[2] 還有謙卑園[3]。百搭系列的這款 80-210 鏡頭有前後兩個型式,Tamron Model 03A 和 103A,[4] 光學組成稍有差別,對應同時期迄今的手動時代「小小黑(白)」,f/4[.5] 恆定光圈的級數。比諸現代自動對焦鏡頭可能不起眼,在手動鏡頭裏面算是較大也較重的了,重約一台斤,沒有腳架環(座),稍嫌頭重腳輕。80 m/m 定焦一般不會比標準鏡大多少,200 m/m 定焦也只會比 135 m/m 要稍長些,且鏡組遠較變焦鏡簡單得多。推拉式變焦,意外地還沒觀察到垂頭現象。在望遠端具有近攝(微距),也就是名稱中的「CF」:「Close Focus」也,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是 90 公分,算是規矩,CF 就更短些了。從規格說明上看以為是搭配加倍鏡才有 1:2.8,結果驚喜地注意到鏡身標示搭配加倍鏡可達 1:1.4![5] 單單直接近攝便相當可喜(實用),但還沒實際近攝成果。

03A 內建遮光罩,不過很短一截,用既有的 T6 接上,當作裝飾的原廠遮光罩印有 Tamron 標誌,威武的望遠鏡遮光罩活脫脫霸氣。[6] 103A 則是另外有加接式的原廠遮光罩,比較像樣。

騰龍的原廠 PK 環看了很久很久,前些時候別人買去了,覺得有也好,沒有也無所謂,02B 只用在 Nikon 機身。想不到在這本來興趣缺缺的變焦鏡低價出售的廣告上注意到提供 PK 接環,且算是便宜到—整個有便宜到。鏡頭有微微發霉的徵兆,前玉有小塊脫膜,數位相機玩玩絕不是問題,偶而菲林也可以上場—真的少用長鏡。今拿到手後,午前和午後都有試鏡,各有不同的條件和不同的題材。

午前,晴,180 m/m
_IGP6585_export-sml

午前,晴(陰影),180 m/m
_IGP6586_export-sml

午前,晴,80 m/m
_IGP6587_export-sml

午後,多雲,135 m/m:變色葉, bokeh 不錯,要他糊的都化了。色彩、對比均佳。
_IGP6590_export-sml

次日晨,就不太強烈的斜射陽光拍攝洛神花,也試近攝。最大就是 1:2.8 倍率,從此以下若距離稍大則可以藉鏡筒旋轉對焦,宜使用長板快拆。

_IGP6595_export-sml

長焦拍小花。
_IGP6604_export-sml

近攝當令小花
_IGP6613_export-sml

順帶一提,在 allphotolenses 也有加入 03A 和 103A 的資料,但有小誤。03A 的光圈有八羽,非六羽!至於 103A 就不得而知了。


---------------
[1] 「Taisei Kogaku」。
[2] 〈[Tamron Adaptall-2] Tamron 80-210mm F3.8-4 Model 103A〉,弱格吉米言,2011-04 [LINK]。
[3] 〈Panasonic GX1,Tamron老鏡和盛開的鬱金香〉,謙卑園,2013-04-24 [LINK]。
[4] http://www.adaptall-2.com 見「Adaptall-2 Lens Index」。
[5] 技術規格見 adaptall-2.com:「Tamron Adaptall-2 80-210mm F/3.8-4 Model 03A Lens」 [LINK]。
[6] 雖然 03A 標示濾鏡口徑 58ø,加接用 58ø 會卡住 80~90 m/m 端的對焦行程。在內建遮光罩前端有約兩牙的螺紋,可以旋上 62ø 的加接段,不是很牢固的樣子,但也不會掉下來。

2016-10-29

紀事 (2016-10-28)

向晚。霧霾天,也許是多雲吧,總之無法判斷天候,潮溼悶熱,空氣醜(unhealthy),移入境外汙染、大氣擴散不佳所致。

小景打完 M645 的 FP4+ 最後三格,這也是數月以前購買兩捲拍完了。剩下兩捲 UF400。在想之後就把 M645 一機一鏡拿出去賣賣看。沒想購置好一點又捨得戰鬥的腳架,中判用起來真不舒爽,上頭還有正經的四乘五,645 不正不經且放不開。當然,走傳統材料,645 比 135 要強上一截是不錯,但要是放八乘十吋(雜誌書報),著實用 135 就夠,又比較經濟。

身上在 M645 之外,還有 Nikon D70 + Sigma 21-35。大頭鬼,其實在這小景上頭,本來就琢磨好採取標準段,貪 AE 的方便吧,便不是 Tamron 02B 掛機。數位相機沒加快拆板,只得中判取下後,靠著雲台來拍。這 Sigma 老超廣變焦鏡經過半年現在使起來果然不錯,至少能稱討喜,線條、立體感等都有水準。色彩嘛,歸零是很平淡的,數位影像得自己下點功夫,先前在彩色菲林上倒是不差。不知其他機種如何,這 D70 和 UFRaw 配合得好,而 Pentax K-r 都是搭 Darktable。

D70_2016-10-28_ufraw-export-sml_1

動機是厝邊成行的角落,牆邊紫紅葉植物、地基水溝壘石。正好把握到夕陽暖色調,綠草算是自然,深紫色到位,磚牆質感也不算太失真。當快要結束時,開始起了微風,竟是風雲變色的起頭。

內建遮光罩手動對焦不方便,機鏡專為 AF 設計的,手動對焦並不輕鬆。有時想把鏡頭送修,希望能有健康的自動對焦—數位相機的裁切視角,使得廣角都不廣角了—,可又覺得不很值得。描述類似的情況網上搜搜,像是對焦機構曾有摔落變形才會不順的樣子。從前玉有刮傷這樣粗心的保存來看,也就不奇怪了。就算有人要也賣不了什麼價(說真格的,原本也不花多少錢取得)。

2016-10-01

貓食蟻害對策記 (2016-10-01)

2016年9月下旬

晨,寵物趨前欲討食,呼其跟隨槽邊,但聞貓鳴,音聲蘊不平之意。視之,乃黃毛蟻群聚,啃囓餘粒。循人情度之,貓嗚直謂:「何如至此?待爾收拾。」故取淺盤盛水少許,食盆置其中,能收效果。所患者,漂浮不定,或因而卻之。幸一日之後觀之,再無蟻害,食況如舊。

2016-09-21

近攝雜記 (2016-09-21)

前陣子連續兩個颱風,颱風天突然起了數位相機玩微距的想法。大多也沒什麼攝影興味,只拿器材拍拍小花小草遊戲。

↓陰雨天。K-r + Schneider Xenar (DKL)、KMZ 接寫環 3 號、手動機頂外閃、銀裡傘反光。
5498 K in Darktable
_IGP6475-export-sml

↓多雲時晴。K-r + Auto-Takumar 1.8/55、KMZ 接寫環 3 號、手動機頂外閃、銀裡傘反光。
5498 K in Darktable
_IGP6488-export-sml

搞這種玩意,器材盡最大可能要上架。以前買的單維滑軌便很得力。下午,拜訪種蓮花的模範農民阿伯。找到些題材,但是限於天色昏暗,只能小試。

↓夕照、多雲。Nikon D70 + Auto-Takumar 1.8/55 (1962)、KMZ 接寫環 2+3、手動機頂外閃、銀裡傘反光。
5550 K in UFRaw
 DSC_0400_export-sml

不知名植物,據說是蜜源植物,引了某種蝴蝶來以後,就可以剋制害蟲,保護菜園裡所有的作物。插枝就能生長,且經常開花,夏天拍荷花就看到了,說是冬天也開。準備一切就緒,就是覺得奇怪,怎麼還震個不停,又無風吹。原來是植物搭上滑軌,當手指放在快門釋放鈕上,心跳就這麼物理傳遞過去。這次硬著頭皮按下去。真是要用快門線或紅外線遙控器,當時有些慌,想找 delayed release (自拍延時)又一時沒有頭緒從何下手。

最近確立原則,NEF 要以 UFRaw 開啟。是說針對目前手上的 D70。另外,這台 D70 看來「終於」發生入塵矣;K-r 也正等著找時間清理。

2016-08-19

沖掃 (2016-08-19 )

四月下旬入手 Nikon D70 搭一支老超廣變焦 Sigma AF Zoom 21-35,買了塊 UV 保護前玉不要繼續壞下去—研判根本是長期遭受虐待,鏡頭蓋內是曲面前玉,鏡片直接遭到損傷,沒保護也容易意外受創。一定要消耗掉的 Superia Premium 400 裝片起先是五月初,算是桐花季,先到後山去走走。進度不多,一次只拍頭三格。同時也帶著數位機差可比較。[1] 回顧幾年前用 Prima 135 的第一捲彩色菲林到今日的不輕便裝備,彩色膠片對葉綠的演繹,比起數位相機的煖甜討喜發色,無論鏡頭等級,皆真實深刻得多。

I
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34-scl

I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35-scl

超廣角,變焦鏡除了光學缺陷之外,比起定焦鏡就是又大又重,大塊頭實在低調不起來。不過,其本質是超乎直覺經驗的,下些心思可以在人間玩轉出一番道理。

II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25-scl

圖 III 的色彩,空氣基底雖然是日常的混色,人物的衣著、物品發色卻都不俗,空間交待得扎扎實實。上方有耀光,容易發生,和 Mir-1V 一樣,太陽在天頂就要考慮到光源方向和攝影仰角。

IV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31-scl

V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30-scl

IV、V 新竹州廳。以超廣角品種來說,算是實用性很高,就是仰拍耀光難免壞片,這方面應用很在意的話得另請高明。

V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32-scl


VI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02-scl

VI 和 VII 在竹蓮寺。VII 是殺尾,VI 則是看準了寶氣和籤櫃—一陣子以來賞了幾個,覺得這種廟裡傢俱常很有看頭—,找了個角度帶到門邊的籤櫃、古門和新近安裝的華麗側龕。木門的紅漆和以前同是 Superia Premium 400 的印象相比,不但不在 Nikon 之下,還較 Nikkor 50 更油滑。朱色牆和石質都能很理想地表現。

六月份荷花季曾打了不少格,還轉接 M42 長鏡來做這事,專務近拍而已。

VII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Enna-Werk München Tele-Ennalyt 3.5/135
45120013-scl

IX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Carl Zeiss Jena Sonnar 3.5/135
45120020-scl


X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Nikon AF Nikkor 1.8/50 D
45120029-scl

X 星巴克是傍晚時分對街拍的,典型的這個時代,「我們的」街景。

X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Sigma AF Zoom 21-35
45120028-scl

XI 五月下旬的陰雨天,到訪三義的環湖村落。湖邊有土地廟,搭了個大頂蓬,是在地居民社交所在。可以正面展望,下雨無妨。

XI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Nikon 3.5/135 AI
45120007-scl

XII 望遠鏡遠攝平常題材;「南勢」土地公廟位在稻田中央,壓縮景深。

XIII
Fujicolor Superia Premium 400,
Lab C-41,
Tamron Adaptall-2 02B 2.5/28
45120010-scl

XIII 使用自然好用的廣角頭,也是用做個 C-41 方便實測。媽祖廟門裡金香角,室內/外混合光源,主題本身的照明是偏少的,不過金紙本身反光,又多偏明亮系,在成色上稍彌補光線不足的困擾。攝影這天見到隨緣金香是信眾捐獻,物資發自人情,來客自取敬拜。

本捲自本年五月初至七月上旬。三分之二在 flickr[2]。以後應該少少才再有彩色菲林的東西,除了一般走闖用中小幅 BW,就得是 45 苦工。



---------------
[1] 見〈紀事 (2016-05-02)〉,YOSEF [LINK]。
[2] "Film073_Superia-Prem.400_F80s", flickr album [LINK].

2016-07-31

紀事 (2016-07-31)

星期日午後,還是很熱,風勢又特別強,出外繞繞,到一座土地公廟去拍石獅子,帶的是 Nikon 數位相機,和進行中的 Canon7(Ultrafine 400)。昨天 K-r 電池耗光了沒把預備換新的帶出門;D70 電池數天以前在警告了,為免尷尬情況再發生,留心放包裡。回來時還不用換。電子產品每個都這脾氣。

↓↓D70 + AFD 1.8/50
D70-AFD50_20160731_01-export-sml

↓↓土地祠前香爐的爐腳,挺有意思的,沿曲面獸首吐著長舌,也是個道理。
D70-AFD50_20160731_02-export-sml

Canon7 沒有在太陽下拍石獅,而是朝神龕拍了幅,用點測表取 f/5.6, 2nd (用 G 濾鏡,於 ASA 160),實在按不下去,勉強上腳架,仍不理想。快門鈕硬得很,好不容易咬牙下去…。距離 4 公尺,f/5.6 只擔心晃動閃失。Canon7 的測光計指示和點測決定的一致,五十年的老機組,夠嗆!雖然修理花了些錢,可是就照像機而言是很好的機器,且測光功能又還不差哩!

紀事 (2016-07-30)

週六早上—也不很早了—,微風,清朗,拍荷花。田園主人下田工作,招呼著也可以走到田裡,靠裡邊的荷花開得更多。要八月了,大隊盛開,卻不覺得好看。盛極,卻不是最美麗的型態,還不論光線條件。

K-r + Tele-Ennalyt 3.5/135。5808 K。

↓↓新植叢落,溜到路邊開一朵小花。

_IGP6391-export-sml

↓↓ 這葉裡蓮蓬的,也有用 M645。但是 645 用的是標準鏡,並不是做這種特寫。

_IGP6394-export-sml

↓↓菜園裡隨攝一幅。若要帶到邊緣竹林,作一風景並非不行,但是覺得實在很平淡,乾脆饒過。湊近些,荷又長得將近比人高了—實際上是約兩米—,於描寫者並非有利。

_IGP6392-export-sml

阿伯摘給我五個蓮蓬,回家剝了—知道裡頭的道理,較往年要熟練—放幾顆煮飯,其餘的煮綠豆吃了。田裡更實在地觀察過可採收的蓮蓬,原來是蓮子稍微「突眼」的,繞著露頭明顯一圈;要是放到發紫過熟的,並不是農人樂意。蓮蓬裡的「空包彈」儘可略過省事,只是生了個皮鞘,裏面沒有蓮子的,剝的時候一按便知,外觀看起來也可以大概知道。

蓮子剝皮需要摸出自己的技巧,不用怕傷,總得開個口才能進行。自己剝的蓮子表面還有層半透明的褐色膜,和市面上的乾貨不同,也許它在乾製過程中必然地除去了?

2016-07-28

說夢 (2016-07-26)

夢見到了一個偏遠的小鎮,淳樸風情。稍事安頓後想在周圍繞繞。經過幾個當地小兒,背後看著我預備攝影。看中的風景是一個建滿房舍的丘陵,眼前是一座店面, 有個瘦拾荒老頭見人轉身就要快步離開。要不是他的一連串行為,我也無從描述他「拾荒老人」。


就在晚霞籠罩的當時,右手過片覺得像攪進火山泥裡,貼著電線桿按下快門沒反應, 再試一下亦然。相機不期壞了,索性迴片。迴片倒是沒問題,收起來的當時竟然膠捲全漏出來,還有一格格神蹟的顯像。

「發達了我一定要買萊卡。」我失心瘋地說著。旁人尚端著不沖自顯的膠捲看熱鬧。

紀事 (2016-07-28)

下午到郊外走走。M645 之外,帶著 K-r + Voigtländer Color-Skopar X 2.8/50,手持攝影。645 的預期題材不可行,倒不是如年前可悲的垃圾阻道,而是碰到好一段草深不行。既是人家農地,又任其自然發展,自不該闖入。

數位影像都以 Darktable 微調 6488 K (6500 K: average summer daylight plus skylight[1]) 輸出。這寶貝老福的表現感覺很順暢,開著 f/4+ 對焦,由於環境明亮,至 f/5.6 並不難使,也就直接作為曝光條件了。

I
_IGP6381-export-sml

II
_IGP6382-export-sml

III
_IGP6385-export-sml

IV
_IGP6384-export-sml

夏季高溫、又少降水,這山邊田已然乾涸,一些旱地植物苦撐著。

V
_IGP6386-export-sml

再往前走,還有些積水,底泥保持溼的,也就軟爛難行。荷葉和自然不做作的草堆,積水倒影,很有韻味。645 (FP4+)的一個 motif。值此地步,腳架都陷泥裡,身體勉強支著。

VI
_IGP6387-export-sml

作為 645 的另一個 motif

VII
_IGP6388-export-sml

誠然菲林遠不及數碼即影即有,只要保存和顯影不出大錯,質量往往不容低估。在當下有些覺得「亂打」,部份由於泥地裡穩定性有疑問,加之時而有風,壓力是比較大的。數位相機這邊倒是輕鬆達陣,結果不壞。


---------------
[1] Jim Altengarten, "White Balance and Daylight Color Temperature in Digital Photography", Apogee Photo Magazine, [n.d.] [LINK].

2016-07-22

紀事 (2016-07-21)

大晴,午間大太陽下。

D70 + Sigma 21-35。Darktable 有套 curve preset,取「Pentax like」或「Leica like」會有比較深的暗影,對比有感提升;一個「Nikon like alternative」則是不像話的洗白,不好。圖檔即以預設 Nikon like 輸出。

↓↓有雲花就想拍這片還算開闊的田野,也有工廠、電塔,倒是不大妨礙。

D70_Sigma2135_20160721_export-2

↓↓收割代工隊
D70_Sigma2135_20160721_export-0

↓↓
收割後,小片燒過稻草(很普遍)
D70_Sigma2135_20160721_export-1

約 70°、75° (28 ~ 30 mm)視角可以很容易隨停隨拍,再廣大概是約 24 mm。半個月前 F80 接這鏡頭田野邊亂拍幾格,21 mm 廣角(90°)真感覺挺空洞;但要是在很廣闊的地方,卻又是另一番情趣了吧。

2016-07-16

紀事 (2016-07-16)

Canon 7 裝上片子,leader 不好塞,也許是年久磨損的關係。犧牲前面一小段為保險,是分裝的黑白片。考慮過要不要上街買捲 color,拍彩色浪費時間,只有方便些。鏡頭的成像大概領教過,也不很期待它們彩色的表現,便是上了黑白片。rockbee 測光表按半天就沒電—實際上,拿出來用時,便顯示「電力不足」了。真不知道充了一個多星期,是充了什麼鬼。

找了三角環,一對 NT$5,裝上相機。背帶自有。獨立測光表不靈時,傍晚靠相機的測光表混了幾格。一定要把 rockbee 給充滿!沒電是很惱的事。Canon 7 的操作感不錯,和 Canon P 略有不同,雖快門簾幕同為金屬片,走起來 Canon 7 比較「脆」,噪音大些,還算相當穩定。

書店坐了一下午,有目的地找來《貨幣戰爭 5:後 QE 時代的全球金融》囫圇吞棗。作者在厚厚的四百多頁之後,短短的兩頁後記說這是本耗盡心力的書,也是自我反省的書…;我讀來也是頗費氣力,讀書嘛,有新知新得(心得)是要緊處。半天過去,眼都花了,屁股都坐痛了,饒是值得。

2016-07-13

紀事 (2016-07-13)

午後。晴時多雲,風大。於稍有距離外,一處樹蔭下小荷塘。

期待在這裡拍些好看的照片,並過完一捲 New Portra 160 尾巴。M645 似出了問題,使用測光頂的 speed dial 出錯,也許是接觸不良吧。既然是手動機,直接用機身控制比較好。反光鏡上升了,接著沒有反應,亦不知快門是否還開著,「燒」掉一格,過些時方嘎然復位。

禍不單行。Color 的失誤之後,還給我過片,未曉真假。打完後,覺得還沒完結,裝上一捲 FP4+,頭一格卻是再出問題,當時測試明明電池是沒問題的。其次正常擊發快門,稍後回顧發現再兩格,都沒補償到濾鏡係數,仍用 ASA 400 加 PO0 的組合—補救一招,可整捲接著都以 ASA 400 進行,並當作 ASA 400 (push 二格)顯影。未免日久混淆,原則上不願意這麼做,就此認賠吧,算 under 1.5 格。

機器卡著其實很危險,怕線路損壞。一個解法是調整速度,再一個就是取下電池。身上也帶了小相機,交換著用 Mamiya-Sekor 鏡頭聊以為趣。西南風亂吹,能拍的也不多,幾個據點花季裡另外找機會吧。這趟主要是為了 New Portra 160 可以拍到紅色花而來,結果卻不甚愉快。

第三個機身是數位相機 K-r,同樣是玩轉接。

↓↓ Mamiya-Sekor 2.8/110

_IGP6345-export-sml

也拍了野薑花。風太大沒注意到味道。颱風吹得倒伏不少(M/S 2.8/110)。

_IGP6344-export-sml

花開池邊不得近,礙於土堤和水畔樹叢,嫌望遠不足—望遠又嫌視角窄呢,也不定怎樣才是理想的望遠鏡。在此該是 200 mm 吧(就 K-r 而言)。花遭風災破落一瓣,不好看,顏色是不差。

_IGP6347-export-sml

↓↓池塘入水處,帶著 K55,也是和傳統機身混用鏡頭的,便是取下 Y48 的差別。同一個 motif 因 crop effect 有些不同感覺。645 初衷便算毀了,前面交代過。



rockbee 測光表總算有些改善,可見先前能用時,都是在低電量苦撐著。充電效能不能稱好,很多時候接著電源,能量卻沒進去。有時充了半天,離了電源一陣子,又不反應;或是顯示充滿,稍測試操作又變成顯示電量已損耗。這幾天幾乎是人醒著就插上電,想到就觀察情形。今看狀況似乎不錯,雖帶著出門,都沒用它,只用點測光表。


P.s. 過了些時候,測光表換了 LIR2032 一切問題都沒了。

2016-07-08

紀事 (2016-07-07)

D70 + Nikon 3.5/135 AI,自然光。在暖調遮陽棚下,黃滋滋。NEF 進 Darktable 後製。曝光不錯,就是色溫問題大。

D70_20160707_135AI_export-0-sml

後製(前置曝光充足;僅色溫調整)目標主要為雞脖子部份,帶金斑的象牙白色羽毛。這部份到了,其他也就跟著自然了。只是外頭日光下的背景會偏青藍,不過這蛋白寶石的色澤,看著也舒服。Darktable 看輸入為 5686 K,直降低 2000 K 得到此結果。

小公雞好像是屬於荷蘭種矮雞(Dutch bantam,Hollandse kriel),看黃腳脛混了血—相對鉛色雞腳—,耳垂也不似人家圖鑑和寶貝雞的是珍珠白且明顯。身型(形)倒是不錯,誇張的尾部長著光澤墨綠色羽毛、雞胸挺立、身上披著金色系小羽,翅膀大羽枝收在側下方,有如武士配刀。在家雞之間算體型嬌小,成體不到一公斤,可輕易單手托住。

2016-06-30

Canon 7 (2016-06-30)

六月底,收到日本來的 Canon 7。賣家六月中上架,可能是由於瑕疵,也可能由於小眾(?),竟然擺到六月下旬。我猶豫了半天,看在簡直半買半送包越洋運費,收了它。

老娘正在學日文,託運單、紙箱裏面塞的印刷品都成了研究材料。本來以為要捱罵,寄到家裡被發現「你買日本相機啊!」原來只是要我拆封時,保留好紙箱上的託運單。

這臺相機已經連同死機三個月的 Nikkomat EL 一起寄去嘉義看老魚,快門有毛病。應該是容易修得起來,不至於花費過鉅。它的測光可說正常,相當難得,不只是「還活著」;萬一手上測光表沒電,必要時還能參考。

話說 rockbee 的測光表修都修過了,也換過電池,總是沒多久就不動,懷疑是 USB port 不供電。上星期起用 USB adapter 接家用電源,剩下問題是充多久才對,還有—如果實在有夠倒楣—,USB 電線得是有效的,現在看來倒是正常。雙頭的 USB 連接線,去年還用過推動硬碟。


現時手上有兩部 Canon LTM 機。

Canon 7 較 Canon P 還高級,對焦基線更長,內建可切換框線組,且裡頭的測距儀據說頗為了得。[1] 其在很多方面可謂相當 M 機,外在特點還有刺刀座接環,乃瘋狂的 f/0.95 專用。[2] 這…不干我事。測光元件和測光表整合在機頂,但缺少通用配件座—有是有的,得另外購買,半世紀後的今日可稀有得很。雖有框線,但大概可以想見遮光罩會阻擋部份視野。看看 Canon P 滿框就有 35,實際使用時還是就著 finder。此外,接環並不完全切合縮頭鏡,只能到 20 Mtr.,差一點到無限遠,和 Zorki-4K 一樣。反而 Canon P 有細細地車出斜邊,因應縮頭鏡需要的空隙。


---------------
[1] Karen Nakamura: "Canon 7 - rangefinder de luxe", Photoethnography, 2011-01-06 [LINK].
[2] 機頂測光表標示便有為了 f/0.95 規劃額外數列。

2016-06-27

紀事 (2016-06-27)

「雷公」蘆花雞近日愈來愈暴躁,已是當家公雞,白吃白喝的公雞再不敢欺負他,人也忌憚幾分。何以至此?和以前養鵝的經驗類似,蛋一直被人撿走,一去不回。巴望著當爸爸,這麼久了一個仔也沒見到。這一切,公雞看在眼裡,足夠聰明到連結人開門撿蛋和「無後」的現象,自然就怨忿難平。

小公雞倒是兇不起來,囿於體型小罷,沒敢對人硬幹。蘆花雞啼得響亮又頻繁,尤其後院開個門、關起來緊接著,必要嘶吼一番。我也連結動物的表現,和偷蛋、吃蛋的心虛,合理化一旦/每每人類龜縮回房屋,他就精神戰勝了。

蘆花雞,Nikon D70 + Nikon AF Nikkor 1.8/50 D

D70_20160621_AFD50_rock_export-sml0

羞羞小公雞,Nikon D70 + Nikon 3.5/135 AI

D70_20160621_135AI_rooster_export-sml0

不過,明顯生氣的是公雞,而不是生蛋的母雞。從前可是母鵝忍無可忍,還串通了其他鵝一起反抗!

Nikon D70 + Asahi Pentax S-M-C Takumar 3.5/135,Darktable 調整、輸出 sRGB Jpeg。

D70_20160627_SCMT135_darktable-export-sml_0

最後一幅是最新近的,利用旭光學老鏡頭。如果確實沒改變(誤置)過,相機設定「Cloudy -1」,是 6200 K;Nikon 設定的 Sunny 為 5200 K。Darktable 看到原本輸入為 5686 K,調到 5196 K ,標準低了約 500 K 左右,較原本稍偏冷色。就前述 Nikon 兩個白平衡標準而言,相對差 1000 度;以「Cloudy -1」為理論白色光 5000 K,則是壓低 1200 度,顯然這麼推理有錯。原檔 UFRaw 解出的相機數值為 5412(K)。

2016-06-09

紀事 (2016-06-09)

端午,多雲至晴,暑熱。一早貓扒門叫醒,給他加食盆後就不回籠睡了,著衣準備出門,先到附近的荷塘。前些日子的第一花[1] 已經消失,水中央距離約七公尺一朵白荷,就著倒影攝了一幅,再近拍一幅即將開放的花苞,半白半帶淡粉紅色,嬌黃韻。

下午攝「闔花」,類似於清晨用菲林機拍的意旨。

0 —「闔花」舞台

荷花,附近多少有些小片種植,靠近得或靠近不得是個問題,現場環境也是另一個問題。稍遠處昨天[2] 下午試過,八九時出發再前往,花況豐盛。還有一處,去年一度迷路發現的村腳,昨留心要走走,卻全忘了路線。

帶上的器材有一部 SLR (F80s)、一部 RF (Canon P),一部 dSLR (K-r)。忘了 Nikon 鏡頭,倒是早備好 M42-F 轉接環,於是共用同一顆蔡頭。用點測表取高光位,確實且便捷,回來後端更不用花很多功夫。大白天的,充滿半透花葉和點反射的複雜水澤環境,一般廣角測光計怕是不易施展。

難有佳作,樂在其中是實。殺殺軟片、殺殺快門都甘願。

I
_IGP6226-darktable-6448k-srgb_export-sml

II
_IGP6228-darktable-6558k-srgb_export-sml

擇花型飽滿者,「拌」入幾些禪意。東方宗教看荷花不染塵垢,我看它讓人清淨,富於美感。蓮的生存能力極強,是人工控制生態和微氣候的好助手。閒置的荒地引水養蓮,可綠化、可凈化空氣、土地、水質,還帶經濟價值。若不要時,一把鏟掉就得了。

III
_IGP6233-darktable-6598k-srgb_export-sml

覓得好姿態,做個大頭照,儘管滿俗氣的。

IV
_IGP6234-darktable-6498k-srgb_export-sml

V
_IGP6235-darktable-6498k-srgb_export-sml

能這麼特寫,歸功於 Sonnar 135 的近拍段可至一公尺。裝在 Nikon 機身上,縱然不能望遠,幾公尺內是沒問題的,拍攝較近的花朵乃易事耳。


---------------
[1] 〈今年第一朵荷花寫真 (2016-06-07)〉,YOSEF [LINK]。
[2] 〈紀事 (2016-06-08)〉,YOSEF [LINK]。